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
高三学生备考应当解决好三大问题:一、了解历史高考究竟考什么。二、知道历史高考怎么考。三、明确高三历史怎么复习。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,解决得好,就是高三历史复习的最佳捷径。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要吃透教材、考纲,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要研究高考试题,第三个问题要解决学习的主体学生。
现在所讲的主题主要涉及的是第二个问题,研究历史高考考题,特别是高考三大题型之首的选择题,从中总结出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。选择题以其分值比例大,客观性强,评分误差小,一直处于决定考生高考历史学科成绩优劣的关键所在。
一.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类型:
综观近三年广东卷的选择题部分,基本类型主要有八种:
第一种类型.材料选择题 :
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三道高考题:
(1)(2003年)提出“若使天下兼相爱,国与国不相攻,-----则天下治”的先秦思想家是
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
(2)(2004年)王安石认为“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,殆以理财未得其道”下列变法措施中。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
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
(3)(2005年)“时日何丧,予及汝皆亡”,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?
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
看过这三题,我们可以发现:一、从格式上看,这三题都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材料,都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.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,找出正确选项。 实际上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。我们把这种选择题题型称为材料选择题。二、材料选择题每年都有,且都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。
第二种类型:概念选择题
我们也从高考试题中选了两题。请看:
(1)(2003年)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,其主要内容是
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
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作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,进行人民战争
(2)(2005年)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“价格革命”。下列关于“价格革命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( ) A金银价值下降,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的对比
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
此类选择题在题干中都提出一个基本概念,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。其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。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。
第三种类型:组合选择题
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,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物,并冠之以数字序号;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。
这种类型的选择题三年的高考卷中都有,答题有一定的难度,且有增加的趋势。2003年2题,2004年2题,2005年3题。